路易·乐斯福杯世界烘焙大赛,每四年举办一次,经过全球各地选拔而出的12支国家代表队,在巴黎一较高下,争夺世界烘焙届的最高荣誉。2020年的总决赛上,中国队闪耀全场,不但首次晋级三强,更是一举夺魁,刷新了多项中国烘焙的历史记录。
如今,新一届的报名已经启动,中国队也将重新组建,踏上征程。在此之前,不如让我们一睹上届世界冠军的风采。
”
龚鑫
冠军故事
“拿冠军真是个意外。”——提及2020年路易•乐斯福杯世界烘焙大赛,作为中国队队员之一的龚鑫一直这样强调。
这不就是传说中的“考完喊完蛋,满分随便拿”的“别人家的孩子”吗?
意外的冠军
2020年春,路易•乐斯福杯世界烘焙大赛决赛在巴黎如期上演。虽然这不是中国代表队首次晋级,但是一个85后加俩90后组成的年轻团队,他们自己都没想过能直接拿到冠军。
“我跟你说,其实去巴黎前,我们都感觉准备不够充分,每次训练的总用时都不稳定,”龚鑫笑着说,“结果你猜怎么着,决赛反而是发挥最好的一次。”
负责艺术面包的他,经过近8个小时的奋战,终于把所有的作品都完成。那一刻,他反而感受到一种尽力而为后的松弛。
-等结果的时候紧张吗?
“那会儿不紧张了,之前所有的压力一下子都感觉不到了。要说紧张估计是教练王老师最紧张,哈哈。”(中国队教练组组长王莉也是首次担任这一职责)
完美的烦恼
谈到入选国家队,龚鑫很自信:“之前阶段都是个人赛,压力倒没那么大,我就正常展现自己水平就行了。”
让龚鑫没有想到的是,成功组队后,他们最大的压力竟然来自于完美主义。3个顶尖高手,加上教练组组长王莉,都对烘焙有着很高的追求和自我要求。对于参赛所使用的主题和配方,每个人都跟自己较劲,反而影响了沟通,产生矛盾。
“我告诉你大家恐怖到什么程度,好不容易一致同意的方案,练久了,太熟了,我们几个反而开始担心会不会太简单,吸引不了评委。然后就开始想新点子,险些打乱了本来的节奏。”
-那实在不一致怎么办?
“投票呗,连王老师一起。不过后来经过了长时间的磨合,我们也越来越熟悉彼此,最后找到了有效的沟通方式。毕竟面对比赛,大家还是目标一致的。”
领先的思考
-拿了冠军和原来有什么不一样?
“其实吧,我一直是培训烘焙的老师,要说有什么不一样,那就是相比过去主要教授技巧细节,现在更多和大家分享的是自己的经验和心得。”
举个例子,龚鑫在训练时有时候会故意给自己制造“意外“。比如故意踢一下桌子,看看造型好的艺术面包结构是否稳固,是否每个组件都足够牢固。如果散架了,正好顺便练练短时间内如何补救。如今他也经常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倾囊相授。
然而,通过参加路易•乐斯福杯,他更多思考的是中国烘焙行业的发展。
“我们需要多参加比赛,多在国际上展现自我,这样不但可以多刷刷‘裁判缘’,也可以了解国际口味的变化趋势。”龚鑫说到,“另外,参加过比赛的,也要想办法把自己的经验成体系地传播开。我们这三个人,都是一边参加比赛一边自己摸索,其实浪费了不少时间。”
“其实比赛不在于这一个冠军。民间技术高手很多,我们做好了经验的传承,一定会涌现出更多的冠军。”